中投顧問重磅推出"產業大腦"系列產品,高效賦能產業投資及產業發展各種工作場景,歡迎試用體驗! | ||||
---|---|---|---|---|
產品 | 核心功能定位 | 登陸使用 | 試用申請 | |
產業投資大腦 | 新興產業投資機會的高效挖掘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招商大腦 | 大數據精準招商專業平臺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治理大腦 | 政府產業規劃及治理的數字化高效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信貸大腦 | 企業信貸(融資)需求挖掘高效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中投網2023-09-27 09:02 來源:互聯網
聯系電話: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掃碼:
在2023年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上,與會嘉賓就如何推動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進行了討論。共建綠色“一帶一路”,加強綠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中國對外承包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國家發展改革委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副主任王一軍表示,在高質量構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基礎設施的過程中,應更加注重綠色低碳發展。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基礎設施行業涉及許多碳排放問題,這是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綠色發展理念應貫穿于“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各個領域和全過程,通過工程建設,將中國先進的綠色低碳技術和產品帶到國外,更好地造福于共建國家的人民。
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曉元表示,當前,對外投資合作的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一方面,各國政府的發展重心已從傳統基礎設施轉向民生基礎設施,國際金融機構的投融資力度減弱,基礎設施行業整體收緊;另一方面,在國際化項目履約過程中,對合規經營、風險應對和國際化管理的要求不斷提高;此外,海外市場對屬地化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張曉元認為,部分國家政府債務主導模式不可持續,全球經濟分化加劇,衰退壓力增大,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逐漸激進,公共債務過快積累,主權債務違約風險增加。由于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具有投資規模大、利潤水平低、回收周期長等特點,部分國家的公共債務問題對工程企業的工程款回收造成了嚴峻挑戰,也帶來了投資風險。
張曉元表示,隨著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推進,全球經濟逐步復蘇,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即將來臨,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等領域的國際合作正在蓬勃發展。中國對外承包企業在屬地化和綠色基礎設施發展方面迎來了新的機遇;A設施建設不僅可以通過采用更高的技術標準實現綠色化發展,還可以通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節能減排等方式推動經濟的綠色轉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實現“雙碳”目標任重道遠。綠色發展的要求將進一步要求我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在基建項目實施過程中采用更高的技術標準,推動我國工程技術標準與國際接軌,提高我國海外項目的綠色施工、節能環保和污染治理水平,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中國電建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鄧強表示,綠色正在成為推動國際基礎設施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理念。我們應加快綠色發展,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核心業務和項目投建、管理的全過程,在環境治理、綠色建筑、綠色建材等領域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
張曉元建議,應積極推進綠色可持續類項目。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帶來的城市化進程和全球對環境、社會和治理的關注度不斷提升,中國企業應盡快了解并適應ESG評估體系的相關要求,根據小而美、惠民生的原則,積極關注沿線國家大中型城市的城市更新,積極參與交通治理、管網改造、供排水系統升級、垃圾處理和可再生能源替代等改善環境、改善民生的項目。同時,重點關注光伏、風電、地熱、生物質發電等綠色可持續項目。
根據202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發布的《關于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意見》,加強綠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引導企業推廣綠色環保標準和最佳實踐,合理選址選線,在建設和運營中實施切實可行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提升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引導企業在境外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采用節能節水標準,減少資源浪費,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廢棄物排放,加強廢棄物處理。
產業投資與產業發展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掃一掃立即關注。
多維度的產業研究和分析,把握未來發展機會。掃碼關注,獲取前沿行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