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顧問重磅推出"產業大腦"系列產品,高效賦能產業投資及產業發展各種工作場景,歡迎試用體驗! | ||||
---|---|---|---|---|
產品 | 核心功能定位 | 登陸使用 | 試用申請 | |
產業投資大腦 | 新興產業投資機會的高效挖掘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招商大腦 | 大數據精準招商專業平臺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治理大腦 | 政府產業規劃及治理的數字化高效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信貸大腦 | 企業信貸(融資)需求挖掘高效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中投網2023-11-07 09:49 來源:互聯網
聯系電話: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掃碼:
美國醫藥巨頭禮來制藥的股價于今年10月13日達到歷史新高,每股629.97美元,連續三年上漲后,禮來成為全球最大的藥企,市值超過5000億美元。同日,丹麥藥企諾和諾德的股價也創下新高,市值超過4400億美元,超過了LVMH集團,成為歐洲市值最高的公司。
這兩家醫藥巨頭的股價飆升與當前減肥藥熱潮以及最流行的靶點GLP-1有關。中國的藥企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參與減肥藥市場。根據Insight數據庫顯示,國內的翰宇藥業、海正藥業、愛美客、恒瑞醫藥等多家藥企都在減肥藥領域進行布局。
由于名人的效應,司美格魯肽的銷量大幅增長,無數視頻和社交媒體賬號宣傳它的減肥效果,使這款“減肥神藥”迅速走紅。
據翰宇藥業介紹,諾和諾德的明星減肥藥物司美格魯肽和利拉魯肽都屬于GLP-1R(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它們的治療原理是通過激活GLP-1R,增強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并延緩胃排空,通過中樞食欲抑制來減少進食量。司美格魯肽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可減輕高達15%的體重。
很明顯,司美格魯肽引發了肥胖治療的革命。“人們開始認識到,肥胖是一種真正的疾病,而不僅僅是生活方式和意志力的問題。減肥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如果可以通過藥物來輔助減少食欲,限制攝入的糖分,從而實現體重平衡,我認為這是科技帶來的生活幸福感。
然而,這款方便獲得的處方藥實際上存在一定的風險。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司美格魯肽的藥品說明書中確實提到了甲狀腺癌的風險。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不良事件報告系統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許多不良報告來自使用司美格魯肽的患者或其醫療保健提供者。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統計,GLP-1作為目前最熱門的靶點之一,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超過13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283億美元,2020年到2025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6.6%,到2030年可能超過400億美元。摩根士丹利的研究認為,到2030年,全球減肥處方藥市場規?赡芡黄770億美元。
作為減肥藥的早期開發者,諾和諾德和禮來制藥顯然已經從這個巨大市場中獲利,成為肥胖藥物領域的兩大巨頭。在中國,有很多使用相同機制的藥物正在臨床試驗中。翰宇藥業、華東醫藥、海正藥業、愛美客、恒瑞醫藥等多家企業都在減肥藥領域布局,努力搶占市場份額,中國的減肥市場一片熱火朝天。
該公司已經布局完成了重要的多肽藥物,包括利拉魯肽、司美格魯肽、替爾泊肽、格拉替雷、特立帕肽、阿巴帕肽和西曲瑞克等,在減重降糖、漸凍癥、骨質疏松和輔助生殖等領域。公司正在進行非公開定增,投資于多肽減重降糖等重要產品的產能擴大和國際上市申報。未來,隨著產品逐步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將持續提升。
基石資本投資部副總裁余忠認為,中國GLP-1相關賽道的投資前景非常好,終端產品可以關注三個主要的研發趨勢。首先是長效產品,每一兩周使用一次。目前,長效產品有兩種策略,一種是Fc融合蛋白,如度拉糖肽;另一種是“非天然氨基酸+脂肪鏈”,比如司美格魯肽。第二個趨勢是雙靶點產品。以替爾泊肽為例,它同時激活GLP-1和GIP受體,大大提高降糖效果,達到已知降糖效果的天花板,同時減少胃腸道副作用。第三個趨勢是口服藥物,口服司美格魯肽開創了先河,通過載體SNAC促進小腸對多肽的吸收,三期試驗表明可以減輕17.4%的體重。輝瑞等公司也在研發口服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主要的研發策略是腸道促吸收技術或小分子。
目前,國內已經有一些公司在開發或布局相應的研發趨勢。截至今年8月,中國有43個GLP-1類減肥新藥的臨床試驗項目,占全球的40%,其中復星醫藥、信達生物、信立泰等11家公司已經進入臨床III期階段,處于研發進度的前列。
“目前來看,已經從GLP-1受體激動劑創新藥研發中獲得藥物回報的主要是國外藥企。”倚鋒資本相關人士表示,國內藥企參與的途徑有兩種:一種是進行藥物研發,直接開發GLP-1受體激動劑創新藥物,或者開發GLP-1的類似生物藥物。從研發的角度看,市場上多肽類產品最多,其次是小分子藥物,單抗類和雙抗類激動劑最少。因此,布局單抗,尤其是雙抗類型的GLP-1受體激動劑,是差異化的優勢和突破點。另一種參與的方式是深入產業鏈上游,成為多肽原料藥供應商。具體而言,全球非胰島素類多肽藥物市場規模更大,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該市場規模有望從2020年的357億美元增至2025年的622億美元。與藥物研發相比,多肽原料藥企業一旦進入獲批GLP-1類產品的產業鏈,變現速度更快。
產業投資與產業發展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掃一掃立即關注。
多維度的產業研究和分析,把握未來發展機會。掃碼關注,獲取前沿行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