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顧問重磅推出"產業大腦"系列產品,高效賦能產業投資及產業發展各種工作場景,歡迎試用體驗! | ||||
---|---|---|---|---|
產品 | 核心功能定位 | 登陸使用 | 試用申請 | |
產業投資大腦 | 新興產業投資機會的高效挖掘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招商大腦 | 大數據精準招商專業平臺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治理大腦 | 政府產業規劃及治理的數字化高效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信貸大腦 | 企業信貸(融資)需求挖掘高效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中投網2023-10-19 10:29 來源:互聯網
聯系電話: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掃碼:
最近,國投瑞銀基金下屬的一些權益類基金率先發布了三季報。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國投瑞銀基金旗下的國投瑞銀先進制造混合、國投瑞銀新能源混合、國投瑞銀進寶混合等6只權益類基金發布了三季報。數據顯示,這些基金的業績普遍下滑,但三季度末倉位保持較高。其中,國投瑞銀產業升級兩年持有混合的倉位最低,為88.18%;而國投瑞銀進寶混合和國投瑞銀產業趨勢混合的倉位均超過93%。
根據數據顯示,三季度上證指數下跌了3.28%,深證成指下跌了8.34%,創業板指下跌了9.77%。股市持續震蕩收跌,導致權益類基金的業績普遍下滑。國投瑞銀基金旗下的6只權益類基金的10類份額平均跌幅為20.43%。其中,國投瑞銀產業轉型一年持有期混合C的跌幅最小,為17.82%;而國投瑞銀新能源混合C的跌幅最大,為22.42%。
國投瑞銀基金的基金經理施成在三季報中表示,2023年三季度,國內經濟仍處于復蘇的前期階段。雖然已經有一些針對房地產、實體經濟和股市的相應舉措,但實際復蘇階段還未到來。在經濟弱復蘇的情況下,成長股仍以主題為主,只是主題的擴散度更大,從AI到機器人,再到華為產業鏈等等。
經濟進入實際復蘇后,成長股有可能由虛轉實,業績成長股將迎來機會。而在經濟未過熱的情況下,龍頭公司在復蘇前期階段的表現會更為突出。
從海外來看,中美可能進入一個新的合作周期,這為全球經濟的復蘇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如果一切順利,中國企業海外建廠,輸出制造業管理能力和供應鏈管理能力的模式將得到推廣。
國投瑞銀基金表示,他們投資的大部分股票仍然集中在1-10個行業。成長行業經歷了爆發性增長后,進入了持續快速增長的階段。目前,許多制造業已經到達供需關系的極點,其單位盈利能力已見底,而一些環節即將進入這一階段。在行業過剩的背景下,龍頭公司仍具有強大的盈利能力,預計未來將首先擴大市場份額,然后提升盈利能力;上游具備資源屬性的公司,由于供應速度的限制,盈利中樞將持續上升。這是他們認為具備投資價值的兩個環節。
在設備制造業方面,由于總量受到限制,市場更加關注各種新技術。然而,許多新技術的實現度還存疑。他們會繼續尋找可產業化的環節進行投資。
至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目前的狀況與他們的預期相當接近。銷量、庫存、價格和預期都達到了相當極限的狀態,已經處于衰退的末期。在今年三季度清庫存后,行業的各個方面更接近底部。隨著需求的恢復,行業的龍頭公司將繼續向好發展。
他們對這一上升期的幅度持樂觀態度,因為經過兩輪洗牌,企業之間的差距已經拉大。在行業低谷期,龍頭公司雖然單位盈利下降,但從財務角度看,仍然表現出很好的投資回報率。雖然鋰電行業的爆發力不及上一輪周期,但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他們認為龍頭公司的估值水平都有較大的修復空間。
在新能源發電行業,硅料價格已經見底,組件價格也在下降過程中。目前,組件已經開始面臨盈利下行的壓力,但由于產能仍在擴張,今年是否能見底還難以確定。他們會選擇投資其中可產業化的新技術和低滲透率產品。
在TMT行業,他們看好汽車智能化和機器人。隨著新公司的進入,汽車行業的競爭將變得更加復雜,但隨著智能化的推廣,智能電動汽車的滲透率將加速。2023年,一些車企將迎來成本下降的窗口期,但預計2024年競爭將更加激烈。勝出于車企競爭中的公司有可能繼續向全球擴張,他們將密切觀察其投資機會。
機器人在未來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目前仍處于早期階段,離量產還有一段距離,他們將繼續關注該領域。
以新能源為代表的業績成長行業,在經歷了2022年的估值中樞下移和2023年盈利增速下降后,整體市場預期處于低點。他們看好2023-2025年能夠兌現成長潛力的公司。
產業投資與產業發展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掃一掃立即關注。
多維度的產業研究和分析,把握未來發展機會。掃碼關注,獲取前沿行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