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顧問重磅推出"產業大腦"系列產品,高效賦能產業投資及產業發展各種工作場景,歡迎試用體驗! | ||||
---|---|---|---|---|
產品 | 核心功能定位 | 登陸使用 | 試用申請 | |
產業投資大腦 | 新興產業投資機會的高效挖掘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招商大腦 | 大數據精準招商專業平臺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治理大腦 | 政府產業規劃及治理的數字化高效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信貸大腦 | 企業信貸(融資)需求挖掘高效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中投網2023-11-01 10:15 來源:互聯網
聯系電話: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掃碼:
最近,《海關總署推動加工貿易持續高質量發展改革實施方案》已經發布。這份方案提出了16項具體改革措施,涵蓋了海關監管的三個方面。海關總署企業管理和稽查司副司長黃伶俐在10月31日表示,《方案》的改革措施已經及時生效,將為加工貿易注入強勁的發展新動力,推動加工貿易邁上新的臺階。
穩定戰略商品產業鏈供應鏈
《方案》提出,支持梯度轉移與綜合保稅區轉型升級協同發展。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主要進口地設立保稅倉庫,就地開展加工貿易,支持原油、煤炭、天然氣等能源商品,鐵礦石、銅精礦等資源商品以及糧食等大宗商品的進口。支持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利用綜合保稅區政策優勢,打造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示范區。
海關總署介紹說,這一措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支持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主要進口地開展戰略商品的加工貿易。為了提升戰略商品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結合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資源優勢和產業特點,支持能源商品和資源商品以及糧食等大宗商品的進口,并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主要進口地建設保稅倉庫等儲運基地,支持就地開展加工貿易,穩定戰略商品產業鏈供應鏈。
另一方面,支持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產業梯度轉移與綜合保稅區的轉型升級協同發展。以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加工貿易產業梯度轉移與綜合保稅區轉型升級協同發展為重點,加快推動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綜合保稅區的建設和轉型升級,支持產業轉移承接地依托綜合保稅區政策優勢,在制度開放、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新領域新賽道開拓等方面發揮先導作用,提升產業轉移承接能力。
黃伶俐表示,綜合保稅區等特殊監管區域因其突出的政策功能優勢,已經成為我國引領開放型經濟建設和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重要平臺。在新的形勢下,希望加工貿易能夠整合區域內外的優勢,在發展目標、政策制定、監管措施等方面實現協同發展。另外,產業轉移是優化生產力空間布局、形成合理的產業分工體系的有效途徑,也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
放寬牽頭企業適用范圍
《方案》還提出了拓展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適用范圍的措施。放寬了牽頭企業必須是高級認證企業的限制,允許那些在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重大裝備制造等行業內部管理規范完備、信息化系統健全的非失信加工貿易企業作為牽頭企業開展企業集團加工貿易業務。
海關總署表示,根據原有規定,企業集團的牽頭企業必須是高級認證企業。這次改革放寬了牽頭企業的適用范圍,優先考慮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重大裝備制造等國家鼓勵發展的重點行業,允許這些行業內部管理規范完備、信息化系統健全的非失信企業作為牽頭企業開展企業集團加工貿易業務。
黃伶俐表示:“為了適應加工貿易企業集團化發展的需求,激發經營主體的活力,自2021年10月起,海關總署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了這種監管模式。該模式實現了集團內保稅料件和設備的自由調撥、庫存共享,能夠幫助集團內企業減免保稅業務擔保,活躍生產要素,降低制度交易成本。”目前,全國有100多個集團和300多家企業參與了這項改革,每年節約的企業運營成本和資金占用約為16億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從試點情況來看,這種模式在保稅貨物的存放、調撥、生產等多個方面為企業集團化運作提供了便利,并有效地帶動了上下游企業的發展,助力加工貿易的穩定、鞏固和提升供應鏈。
產業投資與產業發展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掃一掃立即關注。
多維度的產業研究和分析,把握未來發展機會。掃碼關注,獲取前沿行業報告。